2015-07-06 17:50?來源 綜合鳳凰網
央視曝光手機偷跑流量
手機偷跑流量早就被發現,問題是現在國內不管是哪里買的智能手機,都存在偷跑流量的情況,這已經是行業潛規則。實際上手機偷跑流量不是手機廠商單方面的問題,還有軟件商的推廣,營運商坐地分贓。
央視曝光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的一項對比測試,發現iphone偷跑流量是各大手機品牌里最多的,1個月僅偷跑掉的流量就有480m,三星、索尼和國產華為、中興、小米、OPPO手機都有偷跑流量情況。
2015年7月1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起公益訴訟,狀告廣東歐珀(OPPO)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和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OPPO手機將死:本來就在國產手機市場競爭中很吃力了,這次央視曝光OPPO手機跑流量,而且預裝軟件是各大品牌最多的一個,無法卸載的軟件也最多,OPPO不死難道要央視死?
央視新聞《每周質量報告》:誰動了我的流量?
上海消保委的“手機偷跑流量”試驗一共選10個品牌手機測試:分別為海信、步步高、金立、小辣椒、三星、華為、聯想、索尼、諾基亞和蘋果。華為、索尼是中國移動的定制機,諾基亞、小辣椒是中國聯通的定制機,海信是中國電信的定制機。
待機狀態下,手機偷跑流量非常明顯,有9款手機在待機過程中偷跑流量。其中,中國移動定制的索尼、華為和中國聯通定制的小辣椒、諾基亞4款手機“偷跑”流量較為明顯,分別為4113KB、1037KB、589KB、4281KB。
偷跑流量最多的是蘋果手機,120小時待機偷跑80MB(兆)流量,按這個比例算,蘋果手機偷跑流量1個月480M。
上海消保委委托檢測人員透露了原因:“部分經銷商或廠商通過預裝軟件獲利,裝一個軟件多的話會有3到5塊錢,少的話也會有1到2塊錢。”
現在似乎搞清楚了手機偷跑流量到底是誰獲利:手機廠商預裝軟件,獲得軟件商的推廣費用,軟件商獲得用戶,推送廣告是一部分利益,偷跑流量又可以得到營運商“回報”,營運商可能坐地分贓。
本文“”來源:http://www.desachemical.com/keji/shouji/59462.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