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7-09 00:53?出處 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
資料圖:“88”號大型船只顯然是為“瓦良格”服務的。
中國第一艘航母照片
中國第一艘航母艦長是誰?中國第一艘航母下水后不僅國內媒體猜測,就連美國媒體也在猜測中國航母艦長人選,中國第一艘航母名字“瓦良格”,中國第一艘航母在哪-大連。
中國第一艘航母雖然未能如人們之前猜測的那樣在7月1日試水,但僅僅兩天后,一艘看起來比“瓦良格”還要扎眼的大型船只就出現在它近旁。
幾乎同一天,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刊登了題為《誰將成為中國航母指揮官?》的文章說,現任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副院長柏耀平將成為“瓦良格”中國第一艘航母首任艦長。
接二連三的消息讓人心癢,而那艘巨艦依然靜默,無論是對于身邊的新伙伴,還是未來的中國第一艘航母艦長。
“海陸空三棲明星艦長”
隨著“瓦良格”改造接近尾聲,有關中國第一艘航母艦長人選的猜測也更熾熱。細心的人們其實可以從圖片、電視新聞中看到,在海軍中有一些艦長的胸徽與眾不同:下半部仍是海浪船錨,上半部卻是一枚飛行員胸徽。
這群人就是所謂“飛行員艦長”。根據一些回憶錄和公開報道,1987年5月,經中央軍委批準,海軍在廣州艦艇學院開辦首屆也是唯一一屆“飛行員艦長班”,挑選海軍航空兵優秀飛行員改學水面艦艇指揮專業,為航母進行初期的指揮人才儲備。
最后有10人來到海軍廣州艦艇學院學習,開學一個月后有一名學員因學習跟不上退回部隊。剩下 9人經過3年半學習,分配到各驅護艦部隊擔任副艦長。
根據時間推算,他們如仍在部隊,目前不到50歲,應該擁有大校或上校軍銜,處于副師職或師職崗位。
其中特別令人關注的是被稱為“海陸空三棲明星艦長”的李曉巖。
據新華社和軍隊媒體報道,李曉巖1961年7月出生于吉林長春,進入廣州艦艇學院前已擔任飛行中隊長。他畢業后分配至南海艦隊驅逐艦第二支隊,到1995年開始擔任護衛艦艦長。
1996年3月,李曉巖赴俄羅斯庫茲涅佐夫海軍指揮學院學習,回國后出任“深圳”號驅逐艦見習艦長、艦長。2007年,他率軍艦參加多國海上演習時,職位已是南海艦隊第九驅逐艦支隊參謀長。
2002年,李曉巖在深圳參觀了改建成海上游樂園的“明斯克”號航母。當時他對香港媒體坦陳,中國要自行建造航空母艦,除了經濟因素外,還要考慮外交、技術水準,以及使用、維護等各方面的問題。他還特別深入地查看了“明斯克” 號的駕駛艙、飛行指揮艙、航母作戰指揮中心等核心部位。
李曉巖具有豐富的遠洋經驗,到2007年已率艦出訪亞洲、非洲、歐洲的7個國家。這使他經常出現在新聞報道中。
不過從2008年開始,李曉巖似乎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在有關海軍出訪的報道中也看不到他的身影。這似乎別有深意。
“飛行員艦長”班總分第一的畢業生
與李曉巖相比,另一位首任中國第一艘航母艦長人選柏耀平公開資料比較多。近20年來,“上天能駕機、下海能操艦”的他一直是解放軍的楷模人物。解放軍出版社2010年推出的《時代英雄談人生系列叢書》中,專門有一本柏耀平署名的自傳體書籍《巡天蹈海》
根據其中講述,1983年7月,柏耀平分配到華東海軍航空兵。他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殲擊機飛行員,飛過4種機型,具備3種氣象飛行能力,從南到北轉戰中國大陸10多個野戰機場。
他后來以第三名考入“飛行員艦長”班。書中說,在艦長班中,除了技術訓練,更多的是戰術戰略方面的訓練。
在一次海上單艦對抗模擬戰術考試中,其他學員設置的都是攔截模型,唯有柏耀平別出心裁地設置了追擊模型,為他贏得了高分。他最后以全班總分第一畢業。
初到海軍,柏耀平把自己當成一個兵,他經常拿著小本子向普通的水兵請教問題,幾年里總共記下了2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
1993年,柏耀平被任命為新式導彈護衛艦的實習艦長。2001年7月,他開始擔任海軍某驅逐艦支隊副支隊長。根據《解放軍報》的最新報道,柏耀平已擔任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副院長,“正在為培養中國海軍新一代復合型指揮人才而努力”。
中國第一艘航母現身大連港
沒有巨大的紅十字標識,而是醒目的“88”舷號---如果不是這樣,這艘“瓦良格”的新鄰居很容易被認為是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不過,它的后部平臺并沒有“和平方舟”號的停機坪那樣寬闊,而且平臺更高,下面安排了更多船艙。不知是否因為空載,它吃水很淺。這與“瓦良格”倒十分相似。
這艘“88”號顯然比“和平方舟”大得多,加之后部平臺更加短小,其噸位顯然將有很大增加。根據軍隊媒體報道,“和平方舟”號滿載排水量為1.4萬多噸。
2009年海軍青島閱兵時,展示了排水量達1.8萬多噸的“昆侖山”號船塢登陸艦,它是當時中國噸位最大的水面作戰艦艇。而根據目測和船身布局,“88”號排水量恐要超過“昆侖山”。初步估計,它的排水量也許超過2萬噸。
“88”號從外觀上看不到武器系統。但它肯定是一艘新船,甚至尚未完工:通訊塔和側舷廊還搭有腳手架。不時可以看到藍色制服、黃色頭盔的工人走來走去,裝束與“瓦良格”上的施工人員一致。整個船只油漆一新,陽光照射在白色的船體上,耀眼異常,映襯得藍灰色船身的“瓦良格”更加低調。
根據新華社及軍隊媒體報道,在海軍序列中,舷號以8字開頭的均為訓練、支援、輔助船只。比如“鄭和”號訓練艦舷號81,“世昌”號訓練艦舷號82,“861”是遠洋打撈救生船,“891”、“892”均與武器試驗有關,“886”是大型補給船,“和平方舟”號則為866。
顯然,“88”號具有與上述支援船完全不同的功能。一般而言,輔助船只的空間都服務于它的主要功能。比如“和平方舟”號船艙較多,用于裝載病員;用于作戰訓練的“鄭和”號更像一艘普通軍艦,這與“891”、“892”類似;“世昌”號也是一艘綜合國防動員艦,因此它有類似航空母艦的巨大甲板,用于直升機訓練、戰備物資運輸等。“886”的特點是有兩個類似起重機的裝置。
其實根據外形,“88”號更像一艘巨型郵輪,看上去只有可以供人居住生活的船艙。
“88”號顯然是為“瓦良格”服務的。這代表著“瓦良格”起航后,會有其無法裝載的人員隨行。最大的可能是,試航時“瓦良格”需要大量科研人員。不過,由于它停靠大連港后還明顯未完成全部建設,估計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投入使用。因此,“瓦良格”也不會在短期內出航。
對于“瓦良格”試水時間的猜測一再落空。外界普遍估計下一個時間節點是8月1日。不過,目前除了施工人員,在軍艦和大連港還看不到大量水兵,也就是說,真正屬于“瓦良格”的部隊還未能進駐航空母艦。根據美軍經驗,數千名海軍人員進駐航空母艦進行安頓、調試需要10天以上的時間。加之還要向“88號”輸送測試設備和人員。這樣推算,8月1日已無法滿足時間安排。如果按照“獻禮”安排,國慶應是更好選擇。
事實上,如果水兵們進駐“瓦良格”,一定會再次引起關注。但這短期內恐怕無法實現。
瓦良格號試水猜測不確定,中國第一艘航母艦長人選猜測更是撲溯迷離,中國航母艦長人選肯定是最優秀的艦長,媒體列出的中國第一艘航母艦長人選還都只是猜測。
本文“”來源:http://www.desachemical.com/news/junshi/37878.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