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22 21:27?出處 綜合
2022年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獨立,烏東兩個“共和國”從何而來?
普京承認的兩個“共和國”是烏東工業重鎮。
據新華社報道,2014年4月,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爆發烏克蘭政府軍和當地民間武裝之間的大規模武裝沖突。民間武裝隨后宣布成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經國際社會斡旋,沖突雙方分別于2014年9月和2015年2月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達成停火協議,此后大規模武裝沖突得到控制,但烏政府軍與當地民間武裝的小規模交火時有發生。
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位于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原為烏克蘭兩州,大多數人口以俄語為母語,而非烏克蘭語。兩地歷來與哈爾科夫一起組成特殊的經濟“金三角”,是占烏克蘭工業產值三分之一的重鎮(哈爾科夫是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和哈爾科夫州的首府,也是該國重工業、文化、教育中心之一。該市以俄語人口為主)。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的經濟以鋼鐵、電力等重工業和紡織等輕工業部門為主,三者占據當地工業總產值的80%。
“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當地曾有一家著名的鐵路機車車輛制造商——盧甘斯克機車制造廠,主要生產各種柴油機車、電力機車、動車組,以及鐵路重型機械設備。該廠曾經是蘇聯國內規模最大、產量最高的內燃機車制造工廠。不過,由于烏東局勢不穩,該廠已于2015年停止運營。
頓涅茨克州面積26900平方公里,盧甘斯克州面積26684平方公里,而自行宣布成立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控制了包括該州最大城市頓涅茨克在內的7853平方公里土地,控制區內人口約187萬,占頓涅茨克州總人口的50%以上;“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實際控制面積8377平方公里,人口約150萬。
烏東兩個“共和國”目前僅得到俄羅斯和南奧賽梯的承認以及兩個“共和國”相互承認。
2014年5月22日,兩個“共和國”宣布組成名為“新俄羅斯”的邦聯。2015年5月20日,由于所謂“新俄羅斯”邦聯的存在不符合《明斯克協議》的規定,兩個“共和國”的當局共同宣布邦聯正式解散。
當地時間2022年2月17日,烏克蘭聯合力量行動司令部新聞中心發表聲明說,烏東部盧甘斯克州民間武裝當天向政府軍控制區發動炮擊,該州一個幼兒園被擊中,造成2名平民受傷。俄烏危機由來據新華社報道,2014年2月,時任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在“顏色革命”中下臺,親西方的新政府在烏克蘭掌權,并將加入歐盟和北約作為國家戰略。烏克蘭戰略地位重要,原本就是美俄地緣政治博弈的焦點,此后更是淪為大國角力場,陷入無休止的動蕩——克里米亞半島舉行獨立公投并入俄羅斯領土、烏東部頓巴斯地區自行宣布獨立并與政府軍爆發武裝沖突。
在此之后,烏克蘭政府對俄立場趨于強硬,要求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并“停止支持”頓巴斯地區的民間武裝。俄方則強調,克里米亞入俄是“克里米亞人民的合法選擇”,俄羅斯在頓巴斯問題上不是沖突參與方,烏克蘭政府應與東部民間武裝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在頓巴斯地區戰火導致大量傷亡的情況下,國際社會展開政治調解,建立了烏克蘭問題三方聯絡小組(烏克蘭、俄羅斯、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以及“諾曼底模式”調解機制。“諾曼底模式”的最大成果是2015年簽署的關于政治解決烏東部問題的《明斯克協議》。該協議體現了烏東部民間武裝關于在法律上取得特殊自治地位等訴求,同時,烏克蘭政府關于恢復對烏俄邊境的控制等訴求也得到體現。然而,《明斯克協議》并未得到有效履行。
另據央視新聞報道,2021年2月底以來,頓巴斯地區交火事件和人員傷亡增多。烏克蘭政府軍和民間武裝互相指責對方破壞停火協議。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主張對俄強硬,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并加強對烏克蘭政府的軍事援助。烏克蘭局勢繼而再度升溫。
2021年12月,俄外交部就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開展安全保障對話發表聲明,要求美國、北約就排除北約進一步東擴的可能提供法律保障。今年1月10日至13日,俄羅斯分別與美國、北約就安全保障建議開展對話,但未取得實質性成果。
2月18日,烏東部民間武裝宣布,因存在烏克蘭發起軍事行動的危險,自即日起向俄羅斯大規模集中疏散當地居民。俄南部羅斯托夫州政府19日宣布,由于從烏東部地區涌入的難民數量持續增加,該州即日起進入緊急狀態。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22日報道,民間武裝還敦促身體健全的成年男子拿起武器,抵御烏克蘭軍隊可能發動的進攻。
本文“”來源:http://www.desachemical.com/news/junshi/80139.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