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7-11 22:42?來源 溫州視線
永嘉崖下庫位于永嘉縣大若巖景區(qū),有人稱崖下庫景區(qū),其實(shí)應(yīng)該是崖下庫景點(diǎn),永嘉崖下庫景區(qū)門票價格是50元/位,去永嘉崖下庫要穿旅游鞋,因?yàn)橐郎降模兰窝孪聨烀谰兔涝谘缕婷馈?/p>
有人走遍了永嘉縣所有的景點(diǎn),認(rèn)為永嘉崖下庫是最值得去的一個景點(diǎn),永嘉崖下庫現(xiàn)在路也造得好多了,很多人工的改造,更利于游人攀登。
永嘉崖下庫到底有多美,看看永嘉溪山的作者筆下的崖下庫。
崖下庫是楠溪江久負(fù)盛名、以崖見長的景點(diǎn),離陶公洞約5公里,它是兩個壁立巨崖間的一條峽谷,窄窄的,長長的,遙看活象一條狹長的胡同。這里懸崖壁立,山勢陡峭,巖石峻增,景觀奇特,實(shí)為天下罕見。
沿著溪澗邊石頭鋪砌的小路,一路上伴隨著身旁潺潺的流水,我們緩步向崖下庫進(jìn)深。抬頭看,只見前面重嶂疊翠,壁壘森嚴(yán),一座座巨崖,撥地而起,凌空盜立,直沖云霄。幾只鴿?jì)椪钩峄璧难卵帲豢|縷輕煙薄霧繞著崖兒升騰繚繞,一片迷蒙,顯得縹縹緲緲,撲朔迷離。此處崖石造型雄險瑰怪,別具一格,使人心頭陡增力量,精神振奮。在大若巖的眾多景點(diǎn)當(dāng)中,只有崖下庫是以含蓄取勝的,平時,它總是輕籠白紗又隔障著石屏,從不愿輕易地將自己的美容流露。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兩堵壁立如削的陡崖,形如四匹駿馬靜立谷中,俯首待命,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四馬回朝”。轉(zhuǎn)過“四馬回朝”崖,前面谷中有一塊狀若老人的怪石,眉目傳神,笑容可掬,雙手相揖,是為“迎客仙”。它的左側(cè)有一塊樣子極為平常的碩石,中間齊刷刷地?cái)嗔阎p隙約有一尺來寬,而切口非常平整如同是斧頭劈開來一樣,兩邊石頭的紋路都能夠一一對號,這叫“鞭馬石”,傳說是用來管理那些回朝的馬匹的。
漸漸地,我們進(jìn)人了崖下庫谷地,頓覺幽氣襲人,陰風(fēng)雌勝,很是怕人。迎面崖根有一個深邃不見其底的巖洞,洞口堆疊著齊人高的亂石,洞頂崖壁上綠蘿輕垂,古藤纏蔓,將洞口遮遮掩掩,從而更顯出洞的幽奇。洞內(nèi)有一白色斑石,狀若半蹲半立的老虎。要是碰上下雨天,崖上流水源源集會,在洞沿上織成一幅白色的“水簾”,煞是奇異。與此洞相對的一堵向內(nèi)凹深的絕壁,刻有孫軼青先生的題詠:“神斧劈山天縫開,兩山并立門成堆,夏硅效法李唐色,青蓮瀑布山腰來”。然而此時,瀑布還沒有露面,莫非是她羞于迎見我們?
緣溪澗向左,越往里行,則越覺清寒,兩邊的石壁絕崖也越是陡峭雄險,開始時還是垂直的,一會兒卻都成了向外傾斜的了,似乎隨時都會有向我們倒過來的危險,黑幽幽的巨崖從四面八方?jīng)_著我們劈頭蓋臉地壓將過來,使人驚恐萬狀,窒息得幾乎喘不過氣來。兩邊崖壁,巍然聳峙,如鋸如削。石級砌筑的路徑卻在兩崖夾縫中沿著山勢迂回進(jìn)深,路邊各色各樣的野草山花斗奇爭艷,毫不示弱,似乎是正在向我們展示著在終日陰寒不見天日的環(huán)境下它們勃勃的生機(jī)、倔強(qiáng)的秉性與頑強(qiáng)的斗志。我們一路上努力地向上攀登,經(jīng)過一個“凹”字形的巖坳,前面是一個“井”字型的崖庫石坑,四面石峰千初、壁立高聳,上接藍(lán)天白云。井里頭各色卵石千奇百怪,白花花的一片,惹人喜愛。在一側(cè)“U”形的崖壁上,一條白練從上面垂直飄掛而下,她舒舒緩緩,似輕煙如薄霧在慢移升騰,偶而間也調(diào)皮地送幾顆晶瑩的“珍珠”灑向我們的肌膚,涼爽無比,怪舒服的。這是含羞瀑,她共分兩截,不知什么原因,她的聲音非常柔細(xì),然而嬌小的軀體卻很靈敏,細(xì)若游絲,飄若驚龍,而向外面四散噴濺的水花恰似顆顆閃亮的珍珠,使人眼花繚亂,驚疑不定。含羞瀑從一百余米高的崖上悄然飄落而下。這時,要是你順著瀑流的方向慢慢地轉(zhuǎn)移視線,你將會發(fā)覺自己已置身于一個四面壁立千初的石井,而自己無疑成了井底之蛙,抬頭望天,只有一塊四方的藍(lán)布頭貼在那兒。此處涼風(fēng)習(xí)習(xí),清寒撲面,稍呆久了點(diǎn)兒,就會讓人有一絲絲的冷顫,盡管外面驕陽似火,暑氣逼人,里面卻一如既往涼絲絲地使人快活,真乃一處妙不可言的避暑佳地。
從崖下庫出來,沿著右邊一條狹窄的石徑拾級而上,便可到達(dá)龍?zhí)丁⒅行目印⒍纯印垵镜忍帲铰啡情_鑿在萬丈懸崖峭壁之上,人走在上面,好象是走在飛機(jī)的機(jī)翼上一般,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更不敢將眼神稍稍地偏左或者偏右,心早已提到了嗓門上,一不留神,就會有掉下懸崖的危險。
龍?zhí)妒窃谏窖g,底面積約20平方米,因?yàn)槭歉汕锛竟?jié),潭內(nèi)僅有一點(diǎn)兒可憐的積水,龍?zhí)缎稳甾r(nóng)村中常用的搗臼,小巧玲瓏,非常可愛。
由龍?zhí)锻系且话俣嗝拙褪侵行目恿恕V行目佑纸邢扇藵荆傅氖莾蓚€壁立巨崖之間的一條峽谷,峽谷很長,也很狹窄,由底下望天僅見一線。谷中長著許多著葉,楠溪人帶常用來包棕子、編箬笠等用,它是草本植物,枝干細(xì)細(xì)的,葉子卻長而粗大,兩頭尖尖的,并長著葉刺。箬竹一叢叢,矮矮的,很不起眼。谷內(nèi)清涼幽靜。當(dāng)?shù)厝苏f這是神仙居住過的,故名“仙人澗”。在一邊離地30余米高的崖壁上面,有一奇怪的古洞,洞可容納數(shù)百人,離崖巔有400余米,這樣的山洞,常人是根本無法從上從下攀緣人內(nèi)的,可是洞內(nèi)卻有卵石砌筑的斷墻殘?jiān)⒘粲泄湃司幼∵^的痕跡,不由得不使人驚疑:這石墻到底是誰砌筑?他們?yōu)槭裁匆≡谶@偏僻的深山幽谷的石洞里?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 ……千年古洞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值得深思的疑問。
中心坑內(nèi)石木搓差,奇崛萬狀,一叢叢翠竹、一排排紅楓、一簇簇巖珠……互為襯托,交相輝映,將整個山澗點(diǎn)綴得妮紫嫣紅,妖燒萬分。
編輯: 溫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