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04 11:56?出處 溫州在線
根據商務部官方通報及中美雙方協議執行情況,美國已取消多項對華經貿限制措施,具體進展及背景如下:
一、核心措施取消內容
1、技術出口管制放寬
半導體領域:恢復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件、14納米及以下制程芯片制造設備對華出口許可,允許中芯國際等企業采購關鍵設備(如光刻機),但需承諾設備不用于軍事用途。
航空領域:取消對民用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如中國商飛C919客機所需部件)、乙烷等化工原料的出口限制。
2、關稅調整
分階段取消對華加征的301關稅:首批涉及約3700億美元商品中的15%(涵蓋機電產品、紡織品等),并暫停24%的加征關稅90天,保留10%基礎關稅。
明確“非追溯條款”,對已加征關稅商品制定退稅處理方案。
3、實體清單調整
將27家中國實體從“未經驗證清單”中移除,恢復其與美國企業的正常貿易往來。
二、協議背景與執行機制
談判進程:
中美在2025年6月倫敦經貿會談中確認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共識,達成“倫敦框架”協議。中方以加速稀土出口審批(限民用領域)換取美方技術及關稅限制松綁,形成“稀土換技術”互惠結構。
執行監督:
雙方設立工作組監督措施取消進度,美方取消限制與中方稀土出口啟動掛鉤。
中方采用“一批一證”審批制,企業需申報稀土用途、客戶信息,臨時許可證有效期僅6個月。
三、中方立場與后續挑戰
商務部聲明:
強調“倫敦框架來之不易,對話合作才是正道”,敦促美方“深刻認識中美經貿關系互利共贏的本質”,繼續相向而行落實共識。
未決問題:
美方未承諾徹底取消301關稅,僅延長部分豁免期至2025年8月31日47;科技領域角力持續,美國擬收緊對華芯片設備出口,撤銷三星、臺積電在華工廠豁免權。
四、影響與展望
短期利好:穩定全球供應鏈,緩解美國制造業原料短缺(如稀土、乙烷),支撐中國半導體、航空產業發展。
長期挑戰:美國推動“供應鏈去中國化”戰略未變,中方需平衡開放與核心技術自主權。
注:協議細節以中美官方通報為準,后續進展需關注雙邊工作組執行情況。
本文“美國關稅”來源:http://www.desachemical.com/news/world/85670.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